[開箱]_HyperX CloudX for Xbox One
平常玩X1用喇叭外放居多,但前陣子全境封鎖出來之後,MIC變成必備品。
而X1原廠附上的MIC其實已經比XBOX 360好戴很多,但免不了右耳被遮住或者在戰鬥時常常忽略右耳的語音…。
以往在桌上型電腦玩FPS都是戴耳麥居多,主要是聽腳步聲與聽音辨位。而到了家機上,平常單機打打電腦聲音細節不是這麼重要,外放也舒服,但到了多人連線模式時,聲音往往定生死阿…
還有挑燈夜戰時,如果音效還是繼續外放…可能鄰居就要抗議了
原本一開始是拿電腦用的Razer Carcharias,配2轉1的轉接頭插在Elite搖桿上的3.5mm,但每次總要換來換去的,實在很麻煩….
於是前一陣子在尋找合適的耳麥要來給XBOX ONE用,原本看上原廠那一副,但實際聽過有感覺平庸…且配戴舒適性還是有點生硬。
恰好看到Kingston這款HyperX CloudX,價格大概3K出頭,其實跟Razer Carcharias價位差不多
組裝電腦RAM都配Kingston…但耳麥可以嗎?,一開始也是抱著有點懷疑的態度。
另外對於HyperX這個名稱其實我不陌生,本身小弟也是在DIY電腦上有相當時間的經驗,一直以來以為只是在進階等級的RAM跟SSD或一些高階隨身碟上看到,大概知道冠上該產品名稱的通常都是為了中高階玩家所設計的產品。
近年也來我也發現這個產品線慢慢往電競產品線發展,而這次這款耳麥也冠上這個產品名稱,定位也就很明顯是給中高階玩家所用。
且Kingston在HyperX耳麥產品線上也出了一陣子,且前幾代產品風評也沒說很糟糕,想說就試試看吧,沒考慮太多就入手啦~~
就開箱紀錄一下過程跟心得
▼彩盒,沒有採用透明包裝所以只能從外面的印刷判斷,外盒設計很有XBOX周邊的設計感XD
▼雖然一直強調是專用,不過我想其他用應該也還不錯啦,畢竟裡面還是附上三環轉二環的轉接線
▼兩側也印上耳機本人照
▼彩盒背面,詳細介紹了內容物,等等後面再一併帶~
▼各種支援,以及線材長度。這點不得不說這支在3.5MM三環的線材長度做得剛剛好,不會長到接到搖桿上時,還過長讓你可能會不小心勾到(如果我拿Razer那一咖PC用的…線就會很長…)
▼另外一側的文宣,並提供兩年保固!,這點跟大部分其他的廠商只有提供一年比較而言,是還蠻敢開的。
▼彩盒真的設計得很精美,連吊孔都有顧到這種小細節
▼接下來看內裝啦,採用抽屜式的設計,很像在拆禮物…!,這讓我想到ROCCAT KAVE之前買來糟糕的開箱體驗…
▼內盒還要再打開一次,而且盒裝的紙材都很扎實
▼一張來自HyperX耳麥部門GM的話還有QUICK GUIDE
▼裡面就直接放攜行盒啦~
▼來跟ELITE搖桿的盒子比較一下,收納防塵或攜帶都很方便
▼小細節
▼相較ELITE給的盒子,HyperX CloudX的拉鍊沒有說很好拉…要比較大力
▼打開盒子
▼需要用比較緊密的方式收納,不過平常應該可以把替換的耳罩收到箱子內吧
▼內容物一覽,麥克風跟耳機本體與兩個絨毛可替換耳罩,和一條三還轉二環的轉換線(for PC)
▼很喜歡這個音量調節的設計,兩邊都可以控制,這樣在不用特別摸的情況下就能直接調整音量大小,上面也有撥桿可以直接MUTE MIC。且所有線段都是編織線能防拉扯與打結
▼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小線控在MUTE MIC撥鈕上就要妥協了…MUTE MIC時會有紅色標記,但因為太小了,在後面測試的時候一度MUTE MIC但沒注意…
▼側面,金屬骨架很紮實,表面也做了噴砂與細微髮絲紋處理
▼頭頂上的繡字,給人一種高價位耳機的感覺。且用上記憶海綿,佩戴上很舒服!
▼螺絲孔與一些資訊標籤被藏在裡面,用的是跟ELITE搖桿一樣的類敷處理,希望HyperX CloudX這邊的處理是好的,用久不要脫皮阿…
▼雖然類膚處理本來就不太會被刮傷,但還是很保護的貼上模(剛剛另外一邊我撕掉了),這些小細節都顧及的到,以這個價格帶在這些細節處理讓我真的很意外!
▼包括附上耳麥的防塵蓋
▼麥克風本人,前端有海綿,本體是蛇管設計可以做調整,另外我覺得可以更好的是麥克風希望是做活動式的,這樣在使用上也能比較快速做轉換,雖然做成固定式還是有其優點,但我認為在這個產品主打的定位還是弊大於利…,算是這隻少數可挑剔之處。
▼附上的絨布替換耳罩
▼旁邊兩個支架完全是金屬,且相當堅固…但我就不做壓力測試了,正常使用我想應該可以陪我好一段時間。可以做拉伸調整~
▼我比較喜歡絨布的,所以試帶過皮革之後就換成絨布的使用,不過老實說…這一付給的皮革耳罩戴起來貼合度與舒適度比絨布還好…但我個人還是愛絨布
▼換下來啦~~一開始不太會換花了點時間,抓到訣竅之後就很好換了
▼接著上機測試時間~
首先是測試Halo 5,一開始在主畫面的合唱曲就令人雞皮疙瘩啦,音場飽滿!,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對X1做調教,覺得所有的音效很立體清晰…
直接殺去一級戰區槍林彈雨,細節相當夠,而且雖然只有兩聲道但定位精準….在低音處理的部分也不會給人太多很膩的感受。
接著換到Forza 6測試,引擎的浪聲跟煞車聲都很有立體感,高音部分也都能完整呈現,要被超車的時候也是聽到後方車輛低沉的引擎聲XD
最後是測試全境封鎖,其實全境封鎖音效普普通通,反而在這個遊戲是測試戴的感受,我一連戴了4個多小時下來在耳後還是有些許壓力,不過不會到頭痛的程度,且長時間配戴在溫度方面沒有讓我流汗。而麥克風收音方面,朋友明顯有感受到我換MIC了XD…比官方給的還要好很多,收音聽朋友說是變的很像在打SKYPE一樣清晰,我自己開麥克風監聽是真的覺得故意吹麥克風時的噪音小非常多。
另外本人頭非常大,真的,非常大…雖然我人瘦瘦的,但頭可是數一數二的大…我其實對於不能試戴的耳機都只敢pchome網購,因為常常買到大頭無法舒適配戴的型號加上戴眼鏡,如果壓耳的型號也會出局…再怎麼喜歡都只能含淚退貨
但這次這一支不用退了QQ,下面放兩張傷眼配戴照片參考,我的頭剛好在耳機支架拉伸最大限度下舒適配戴。
最後來總結一下吧~
優點:
- 聲音在這個價位表現的很好,甚至有點上打到5k價位的機種
- 有附上絨毛耳罩與收納盒
- 包裝與產品質量超高…雖然是MIC,但還是維持了很高水準的品質
- 設計跟XBOX Elite搖桿很搭
缺點:
- MIC不可調
- 線控的部分有點太小,且MUTE MIC的撥鈕太小了
- 不相容沒有5mm的手把
我個人認為這隻整體的表現可以給到92分,音場與音效表現傑出,且高音與低音的部分都能有出色的表現且調校的不會令人覺得多到不舒服,會沒滿分的原因就是前述的缺點而扣下來的。
要我說整體走勢偏向哪一家耳機場的話我會說是電競版的飛利浦中高階耳機,該有的都有,低音給人的包覆感也很夠,高音給人的壯闊感也沒問題~
若有考慮官方耳機或者給X1用的耳機,官方耳機預算在上去1K一些就能換到更多的佩戴上的舒適性與更全面的音效表現~
最後附上直接從官方說明複製貼上的規格:
- 驅動單體: 動態 53mm(釹磁鐵)
- 類型: 耳罩式,封閉式
- 頻率響應: 15Hz–25,000 Hz
- 阻抗: 60 Ω
- 聲壓級:98dBSPL/mW 於 1kHz
- H.D.: < 2%
- 輸入功率:額定 150mW,最高 300mW
- 重量: 309g
- 重量(含麥克風): 322g
- 纜線長度和類型: 耳機 (1.3m) + PC 延長線 (2m)
- 連接: 耳機- 3.5mm 接頭 (4 段) + PC 延長線 – 3.5mm 立體聲和麥克風接頭
- 元件: 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
- 指向性型式: 單指向,降噪
- 頻率響應: 50Hz-18,000 Hz
- 感度: -39dBV (0dB=1V/Pa,1kHz)
以上~
Leave a comment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